中国历代通俗演义04·南北史演义
民国著名史学家、小说家蔡东藩,以“演义救国”旨,历时十年,创作出《中国历代通俗演义》。上起秦始皇,下至1928年,全面记述了中国封建时期2166年的历史,以内容丰富、取才翔实名重一时,深受读者青睐。 这套书的编写体例综合了《三国演义》及毛宗岗的批注,有正文、有批注、有总批,只不过是蔡东藩自批自注。通过这些批注,或对有关的虚诞说法加以批驳,或对某些史料的运用注明出处和异同,或对古代的某些官制、法制、地理、器物、名号乃至方言俚语加以通俗的解释,或对所写某些人物加以褒贬,以此达到帮助读者理解正文、弄清历史。在史料的选择和运用上,蔡东藩以“正史”为主,兼采稗史、轶闻,而出于稗史、轶闻者必有旁证,对史料“几经考证”,“务求确凿”。由于蔡东藩如此重视历史的真实性,反对虚构杜撰,因此,这套演义虽然通俗,但却有较高的史学价值。 《南北史演义》为《中国历代通俗演义》之一。共一百回,作者论述了南朝的宋、齐、梁、陈四个朝代的更替。
中国历代通俗演义04·南北史演义
- 自序
- 世系图
- 第一回 射蛇首兴王呈预兆 睹龙颜慧妇忌英雄
- 第二回 起义师入京讨逆 迎御驾报绩增封
- 第三回 伐南燕冒险成功 捍东都督兵御寇
- 第四回 毁贼船用火破卢循 发军函出奇平谯纵
- 第五回 捣洛阳秦将败没 破长安姚氏灭亡
- 第六回 失秦土刘世子逃归 移晋祚宋武帝篡位
- 第七回 弑故主冤魂索命 丧良将胡骑横行
- 第八回 废营阳迎立外藩 反江陵惊闻内变
- 第九回 平谢逆功归檀道济 入夏都击走赫连昌
- 第十回 逃将军弃师中虏计 亡国后侑酒作人奴
- 第十一回 破氐帅收还要郡 杀司空自坏长城
- 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丽 魏主焘攻克姑臧
- 第十三回 捕奸党殷景仁定谋 露逆萌范蔚宗伏法
- 第十四回 陈参军立栅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虏将
- 第十五回 骋辩词张畅报使 贻溲溺臧质复书
- 第十六回 永安宫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弑
- 第十七回 发寻阳出师问罪 克建康枭恶锄奸
- 第十八回 犯上兴兵一败涂地 诛叔纳妹只手瞒天
- 第十九回 发雄师惨屠骨肉 备丧具厚葬妃嫱
- 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鸾掖 辱诸父戏宰猪王
- 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东正位 讨宿孽江右鏖兵
- 第二十二回 扫逆藩众叛荡平 激外变四州沦陷
- 第二十三回 杀弟兄宋帝滥刑 好佛老魏主禅统
- 第二十四回 江上堕谋亲王授首 殿中醉寝狂竖饮刀
- 第二十五回 讨权臣石头殉节 失镇地栎林丧身
- 第二十六回 篡宋祚废主出宫 弑魏帝淫妪专政
- 第二十七回 膺帝箓父子相继 礼名贤昆季同心
- 第二十八回 造孽缘孽儿自尽 全愚孝愚主终丧
- 第二十九回 萧昭业喜承祖统 魏孝文计徙都城
- 第三十回 上淫下烝丑传宫掖 内应外合刃及殿庭
- 第三十一回 杀诸王宣城肆毒 篡宗祚海陵沉冤
- 第三十二回 假仁袭义兵达江淮 易后废储衅传河洛
- 第三十三回 两国交兵齐师屡挫 十王骈戮萧氏相残
- 第三十四回 齐嗣主临丧笑秃鹙 魏淫后流涕陈巫蛊
- 第三十五回 泄密谋二江授首 遭主忌六贵洊
- 第三十六回 江夏王通叛亡身 潘贵妃入宫专宠
- 第三十七回 杀山阳据城传檄 立宝融废主进兵
- 第三十八回 张欣泰败谋罹重辟 王珍国惧祸弑昏君
- 第三十九回 谏远色王茂得娇娃 窃大宝萧衍行弑逆
- 第四十回 萧宝夤乞师伏虏阙 魏邢峦遣将夺梁州
- 第四十一回 弟子舆尸溃师洛口 将帅协力战胜钟离
- 第四十二回 诬通叛魏宗屈死 图规复梁将无功
- 第四十三回 充华产子嗣统承基 母后临朝穷奢极欲
- 第四十四回 筑淮堰梁皇失计 害清河胡后被幽
- 第四十五回 宣光殿省母启争端 沃野镇弄兵开祸乱
- 第四十六回 诛元乂再逞牝威 拒葛荣轻罹贼网
- 第四十七回 萧宝夤称尊叛命 尔朱荣抗表兴师
- 第四十八回 丧君有君强臣谢罪 因敌攻敌叛王入都
- 第四十九回 设伏甲定谋除恶 纵轻骑入阙行凶
- 第五十回 废故主迎立广陵王 煽众兵声讨尔朱氏
- 第五十一回 战韩陵破灭子弟军 入洛宫淫烝大小后
- 第五十二回 梁太子因忧去世 贺拔岳被赚丧身
- 第五十三回 违君命晋阳兴甲 谒行在关右迎銮
- 第五十四回 饮宫中魏主遭鸩毒 陷泽畔窦泰死战场
- 第五十五回 用少击众沙苑交兵 废旧迎新柔然纳女
- 第五十六回 战邙山宇文泰败溃 幸佛寺梁主衍舍身
- 第五十七回 责贺琛梁廷草敕 防侯景高氏留言
- 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殴禁东魏主 智慕容计擒萧渊明
- 第五十九回 纵叛贼朱异误国 却强寇羊侃守城
- 第六十回 援建康韦粲捐躯 陷台城梁武用计
- 第六十一回 困梁宫君王饿死 攻湘州叔侄寻仇
- 第六十二回 取公主侯景胁君 篡帝祚高洋窃国
- 第六十三回 陈霸先举兵讨逆 王僧辩却贼奏功
- 第六十四回 弑梁主大憝行凶 脔侯贼庶支承统
- 第六十五回 杀季弟特遣猛将军 鸩故主兼及亲生女
- 第六十六回 陷江陵并戕梁元帝 诛僧辩再立晋安王
- 第六十七回 擒敌将梁军大捷 逞淫威齐主横行
- 第六十八回 宇文护挟权肆逆 陈霸先盗国称尊
- 第六十九回 讨王琳屡次交兵 谏高洋连番受责
- 第七十回 戮勋戚皇叔篡位 溺懿亲悍将逞谋
- 第七十一回 遇强暴故后被污 违忠谏逆臣致败
- 第七十二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却敌军段孝先建功
- 第七十三回 背德兴兵周师再败 揽权夺位陈主被迁
- 第七十四回 昵奸人淫后杀贤王 信刁媪昏君戮胞弟
- 第七十五回 斛律光遭谗受害 宇文护稔恶伏诛
- 第七十六回 选将才独任吴明彻 含妒意特进冯小怜
- 第七十七回 韦孝宽献议用兵 齐高纬挈妃避敌
- 第七十八回 陷晋州转败为胜 擒齐主取乱侮亡
- 第七十九回 老将失谋还师被虏 昏君嗣位惨戮沉冤
- 第八十回 宇文妇醉酒失身 尉迟公登城誓众
- 第八十一回 失邺城皇亲自刎 篡周室勋戚代兴
- 第八十二回 挥刀遇救逆弟败谋 酣宴联吟艳妃专宠
- 第八十三回 长孙晟献谋制突厥 沙钵略稽首服隋朝
- 第八十四回 设行省遣子督师 避敌兵携妃投井
- 第八十五回 据湘州陈宗殉国 抚岭表冼氏平蛮
- 第八十六回 反罪为功筑宫邀赏 寓剿于抚徙虏实边
- 第八十七回 恨妒后御驾入山乡 谋夺嫡计臣赂朝贵
- 第八十八回 太子勇遭谗被废 庶人秀幽锢蒙冤
- 第八十九回 侍病父密谋行逆 烝庶母强结同心
- 第九十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阳大兴土木
- 第九十一回 促蛾眉宣华归地府 驾龙舟炀帝赴江都
- 第九十二回 巡塞北厚抚启民汗 幸河西穷讨吐谷浑
- 第九十三回 端门街陈戏示番夷 观澜亭献诗逢鬼魅
- 第九十四回 征高丽劳兵动众 溃萨水折将丧师
- 第九十五回 杨玄感兵败死穷途 斛斯政拘回遭惨戮
- 第九十六回 犯乘舆围攻紫寨 造迷楼望断红颜
- 第九十七回 御苑赏花巧演古剧 隋堤种柳快意南游
- 第九十八回 麻叔谋罪发受金刀 李玄邃谋成建帅府
- 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入关中 嘱献书矮奴死阙下
- 第一百回 弑昏君隋家数尽 鸩少主杨氏凶终
热门
-
中国通史
《中国通史》是吕思勉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“孤岛”的时候,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。一经出版,畅销数十年,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读物。《中国通史》分上下编,上编是中国政治史,讲了中国历史大事及中国历史的演变,下编为中国文化史,分门别类地、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政治制度、经济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。本书不仅对想了解中国历史大事的读者有用,而且对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,特别是社会经济、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知识有很大的好处。 原作上篇为中国文化史,下篇为为中国政治史,今为方便读者阅读,将中国政治史作为上篇,中国文化史作为下篇,文字做了少量的技术处理。
吕思勉01-01 完结
-
易中天中华史21·铁血蒙元
朱元璋称帝没多久,就掀翻了传统政治的桌子,通过一系列组合拳,重建了帝国的制度,改变了中华的航向。朱棣从侄子手中篡取皇位,并将国都迁往边地北京,他的制度设计,更是奠定了整个明朝的个性和特色。 朱明王朝,是彻头彻尾的朱姓王朝:皇帝们恣意任性;大臣们沦为家奴;文字狱和太监擅权层出不穷;锦衣卫和东西厂无孔不入。 而在皇权的边缘,南国富庶,人物风流。繁华的城镇里经济活跃,并催生了多样而新颖的市井文化。 从庙堂到江湖,大明精彩。
易中天01-01 完结
-
天朝的崩溃·鸦片战争再研究
本书对我国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作了回顾,试图以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这场颠覆清王朝的浩劫。作为一名求真的治史者,作者历数了清朝的军事力量、骤然而至的战争、广州的“战局”、“抚”议再起等内容,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于清朝统治打击的致命性,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论著。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,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、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,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。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。从武器装备、防御工事、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;从后勤、兵力动员、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、筹集与分配,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、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、他们的战争观、战术观等等。这些面相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,或语焉不详,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。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,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,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,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,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,尤其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,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。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,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,令人读之震撼动容。 《天朝的崩溃》出版十余年,流传较广,影响颇大,学术价值历经时间考验,已广为读者肯定推崇,即在海外,都成为治近代史之学者、学生,以及一般人士广泛阅读的著作,视之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。 修订版全面核订了注释、引文中的错讹,重排精装,列入“三联哈佛学术丛书二十年纪念版”再刊。
茅海建01-01 完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