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古人的庭院散步
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读史札记,它以古人社会生活为范围,内容包括古人的婚姻,家庭生活,人口的再生产,死亡,丧葬,迁徙和社会救济,社会结构中人们的群体生活,古人衣饰的规制与风尚,古人的文化娱乐。 这个小册子,第一版名曰《古人社会生活琐谈》,是湖南出版社于1992年印行的;中国社会出版社的第二版,易名《古人生活剪影》,增加了两项内容,一是添入一篇文章,二是拥有插图约一百帧,图书出版后发现《琐谈》中的《唐宋元模范家族的大家庭生活》和《古人端午节的生活》两篇不见了,必定是编辑因图书的二十万字篇幅所限,将它们裁撤了。 本版《古代社会生活图记》中华书局完成。《古人端午节的生活》一篇恢复到书中。此次为了改正错别字,对全书作了复核,同时发现许多插图印刷模糊,效果欠佳,即使画面尚可的,如若依据它扫描重印,其效果肯定不好,因此决定重新找出原图,复印后,再次考虑它的印刷效果以便取舍,有的图,原先就选择得不合适,因而舍弃它,进而加上一些中国社会版所没有的插图,这也是中华版的新内容吧!
去古人的庭院散步
- 小叙
- 古代女子的择偶
- 汉家童养皇后
- 两汉南北朝的休妻
- 卖妻者的夫妻感悟
- “糟糠之妻不下堂”
- 曹魏的立后
- 晋武帝的择婚原则
- 宋初的政治联姻
- 北宋几位再婚妇女的生活
- 秦汉以降的家庭结构
- 古人的分家
- 范氏义庄的公产生活
- 浦江义门郑氏家族的生活
- 窦太后与汉景帝的家庭生活
- 唐代太上皇的家庭生活
- 唐代帝王生活杂说
- 北宋不能治家的官员
- 朱元璋与养子的家庭生活
- 朱元璋之妻马皇后
- 明中叶四位庶吉士的读书生活
- 杨继盛的家庭生活
- 明季一位塾师的惨淡生涯
- 古代的人口与婚龄
- 溺婴的父母
- 明代移民的生活
- 古代邻里间的互救互济
- 养济堂和老民的生活
- 古代著名沦落女子
- 明代的丐头
- 唐僖宗与田令孜的主奴关系
- 明清堕民的社会生活
- 厚葬、薄葬与停丧不葬
- 宋元明时期的火葬
- 先秦两汉时期几种服饰的流行
- 商人、工匠的服饰礼制与习俗
- 为人贱视的更始衣冠
- 晋唐间流行的发式和衣帽
- 汉人采用少数民族生活方式
- 会稽公主与刘裕纳衣
- 女将军和女扮男妆出仕者
- 女扮男妆的风尚
- 古代宫廷谏诤戏
- “李天下”唐庄宗
- 明代宫廷戏剧和太监讽谏戏
- 南朝士大夫与歌舞
- 南朝王谢家族的文艺生活
- 皇家“买卖街”游戏
- 古人端午节的生活
- 后记
热门
-
中国通史
《中国通史》是吕思勉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“孤岛”的时候,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。一经出版,畅销数十年,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最佳读物。《中国通史》分上下编,上编是中国政治史,讲了中国历史大事及中国历史的演变,下编为中国文化史,分门别类地、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政治制度、经济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。本书不仅对想了解中国历史大事的读者有用,而且对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,特别是社会经济、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知识有很大的好处。 原作上篇为中国文化史,下篇为为中国政治史,今为方便读者阅读,将中国政治史作为上篇,中国文化史作为下篇,文字做了少量的技术处理。
吕思勉01-01 完结
-
易中天中华史21·铁血蒙元
朱元璋称帝没多久,就掀翻了传统政治的桌子,通过一系列组合拳,重建了帝国的制度,改变了中华的航向。朱棣从侄子手中篡取皇位,并将国都迁往边地北京,他的制度设计,更是奠定了整个明朝的个性和特色。 朱明王朝,是彻头彻尾的朱姓王朝:皇帝们恣意任性;大臣们沦为家奴;文字狱和太监擅权层出不穷;锦衣卫和东西厂无孔不入。 而在皇权的边缘,南国富庶,人物风流。繁华的城镇里经济活跃,并催生了多样而新颖的市井文化。 从庙堂到江湖,大明精彩。
易中天01-01 完结
-
天朝的崩溃·鸦片战争再研究
本书对我国鸦片战争这段历史作了回顾,试图以全新的视角来解析这场颠覆清王朝的浩劫。作为一名求真的治史者,作者历数了清朝的军事力量、骤然而至的战争、广州的“战局”、“抚”议再起等内容,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鸦片战争对于清朝统治打击的致命性,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学论著。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,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、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,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。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。从武器装备、防御工事、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;从后勤、兵力动员、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、筹集与分配,更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、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、他们的战争观、战术观等等。这些面相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,或语焉不详,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。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,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,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,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,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,尤其严肃检讨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,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。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,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,令人读之震撼动容。 《天朝的崩溃》出版十余年,流传较广,影响颇大,学术价值历经时间考验,已广为读者肯定推崇,即在海外,都成为治近代史之学者、学生,以及一般人士广泛阅读的著作,视之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。 修订版全面核订了注释、引文中的错讹,重排精装,列入“三联哈佛学术丛书二十年纪念版”再刊。
茅海建01-01 完结